为什么金融危机会反复出现

2008 年 11 月,英国陷入自 20 世纪 40 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衰退,伊丽莎白女王询问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顶尖学者们:为什么没人预测到这次经济衰退?这些学者就这个问题进行紧急磋商,最后惭愧地向女王递交了一封信,信上说:“女王陛下,我们之所以没能预见这次危机来临的时间、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主要是因为缺乏集体想象力。”

其实,他们大可不必为此沮丧,因为唯一比危机更加不可避免的就是预测危机的失败。卡门·莱因哈特和肯尼斯·罗格夫在《这次不一样:过去 800 年来的金融危机》中指出,自从 1340 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债务违约开始,危机就成了金融世界的常客,这次违约导致了在对法战争中资助他的佛罗伦萨银行家破产。自从 1800 年以来,世界上的一些地区就不断出现银行危机或债务危机。人们长久以来也在不断寻找解决危机的办法。为了阻止危机的发生,人们建立中央银行充当银行的最终贷款人,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国家提供最终救助。

金融危机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1000 个读者心中有1000 个哈姆雷特。危机的诱发因素不可预知,过程激烈动荡,并时常敏感脆弱,因为投资商和借贷者经常为了规避风险自我保护而选择整体撤资。市场通常都有自我纠正功能:价格降低,买家增多。而随着价格降低,卖家也更多,危机就会出现自我强化。

从定义来看,由于出现集体判断失误,危机总会突然而至。格林斯潘在他的回忆录《动荡年代》中写道,“可以预见的金融危机……很少见”。如果危机看起来迫在眉睫,“投机商和投资者就会提前出手,这样萌芽中的泡沫就会破灭,危机也会避免”。比如, 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末,杰出的经济学家爱德华·亚德尼就预言电脑对“千年虫”的无能为力将引发全球经济衰退。面对这一警告,全世界花费了数十亿美元修复这一问题,结果一切安然无恙。

危机总是会与人类如影随形,因为它们根植于人类推断过去的天性、预测未来的无能为力,还有在贪婪和恐惧之间的摇摆不定。当然,这些因素总是存在于经济当中,但是金融危机的产生还有其他因素的参与。

条件1:泡沫的存在

资产本身有其价值。未来收益、分红和现金流是股票的固有价值;租金是房屋的固有价值,开采费用是石油的固有价值。然而,计算资产固有价值并非易事。什么是未来收益?是否还有其他的房屋可租?开采石油时距产油期有多长?大多数人根据别人的评估来决定资产的价值,就好像选择旅馆的时候不是看它的服务和其他人的评论如何,而是看它的拥挤程度。这些假设使资产相对更加容易脱离其实际价值。2000年,标准普尔500 指数获益 30 倍,是历史平均水平的两倍。2006 年,房屋租售比达到47%,超过多年平均水平。

基金经理杰里米·格兰瑟姆热衷于研究经济泡沫,他说历史上所有的泡沫最终都会破灭,回归长期价格趋势均线,“没有例外”。那么,为什么泡沫会反复出现呢?因为每个泡沫都基于一个经济真理:正如一个半世纪以前的铁路一样,互联网如今正改变着美国的商业。于是,人们便以为旧的规则不适用了。在 20 世纪80年代,日本的股票市值是美国股票市值的2~4倍,但这要归因于公司间的相互持股。另外,由于土地资源的匮乏,日本的地价高不可攀。但是,这两个泡沫最后都破灭了。

许多人都能在泡沫破灭之前准确地确认其存在,但要想利用这种先见之明赚取利益是十分困难的,因为舆论和资金都对其不利。《经济学人》曾经在 2002 年对美国房地产价格提出过警告,说房价在接下来的4年内仍然会不断上涨。本书写作之际,比美国房价上涨更快的澳大利亚和英国的房价还没有出现下跌。历史会见证它们的下跌的,但是具体何时,我们也只能猜测。

条件2:杠杆是主要因素

不是每个泡沫都会引发危机,但杠杆却是危机爆发不可或缺的因素。杠杆是指相对于资产和收入的巨额债务。汽车在公路上高速行驶不一定会发生车祸,同样,杠杆也不一定会令市场崩溃。但是一旦发生崩溃,结果便是致命的。在市场运行中,杠杆放大了收益和损失。假设投资1美元购买股票,如果股价下跌 50%,就会损失一半的投资。如果另外又借了1美元,投资2美元购买股票,这时如果股价下跌 50%,在偿还欠款后,所有投资就都赔尽了。

始于 2006 年的房价下跌与 2000 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股市下挫相比,两者的损失额相当,但前者对经济的损害更大,原因何在?在互联网泡沫中,很少有股票资金是借款,但楼市泡沫中几乎所有资金都由借款构成。随着房价急剧下跌,业主违约,贷款损失会慢慢将借贷者的资金耗尽。事实上,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往往都与银行有关,因为银行本身就具有杠杆效应。

杠杆经常受到“道德风险”的强化,这个说法来源于保险业,指如果一个人不用承担后果,缺少不违约的激励,就会采取更加冒险的做法。例如,如果父亲给儿子缴纳汽车保险和超速罚单,那儿子可能会把车开得更快。同样,如果投资者相信政府不会让某个公司倒闭,他们就会向该公司收更少的利息,借出更多的钱。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允许储蓄机构无节制地向房地产开发商借钱。投资者纷纷把钱投向俄罗斯,认为它是“核大国不可能倒闭”。但俄罗斯还是在1998 年违约了。尽管房利美和房地美为私人所有,但投资者认为政府不会让它们倒闭,所以向它们收取的利率几乎和向政府收取的利率一样低。这能怪它们吗?这两家以补贴价借款的机构面临倒闭时,还是由纳税人提供的救助。

杠杆是危机来临的前兆,它可以表现为公司收入负债率的上升,或者一国外债与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的上升——在 20 世纪90年代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前,泰国就表现出这种特征。

但是杠杆也很难被发现,因为借款方可能会使用各种花招——做假账,或者干脆用骗局来隐藏债务。等到投资者发现事实真相,已经太迟了。比如,2009 年希腊低估了赤字,1997年韩国夸大了外汇储备。

现实生活中,当你那赖账不还的姐夫不能还给你钱时,他会先说支票正在邮递中,以拖延时间。同样,一个公司或国家在资不抵债时,最先说的是资金周转不畅。

条件 3:错配

如果一个登山爱好者娶了一个患有恐高症的妻子,恐怕离婚是迟早的事了。同样,在金融领域,这种不匹配也是危机的前奏。一家用印度尼西亚卢比结算的公司借入美元,一个以匈牙利福林为结算货币的屋主借入瑞士法郎,一国用外国货币向国外银行借款。所有这些情况中,如果本币突然贬值,就会使偿还外债变得十分困难。

另外一种类似的危险错配是用短期贷款来补充长期投资。依赖短期贷款就好比每3个月就要重新申请一份工作,如果正好哪天老板看你不顺眼,就要小心了。如果利率突然上升或者投资者在贷款到期后停止继续提供资金,短期贷款就会危机重重。事实上,对短期贷款的依赖往往是麻烦来临的前兆:这可能意味着情绪动荡的投资者不会再提供长期贷款,除非贷款利率足够高。因此,国家、企业和个人都严重依赖于利率较低的短期贷款。1994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机正因为对短期贷款的严重依赖而加剧,而该国大部分短期贷款都是外币。

条件 4:金融风暴

一家银行、公司或者对冲基金的倒闭很少会导致金融危机,这种恐慌从一个市场蔓延至另一个市场,危机才会产生,这种现象又叫金融风暴。

金融风暴产生的原因众多。第一个原因是连锁反应。当雷曼兄弟公司在 2008 年秋天倒闭后,投资者就开始担心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会步其后尘。1997年7月,泰国泰铢贬值,投资者开始担心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韩国也会让本国货币贬值,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形势大抵相似。他们急于抛售这些国家的货币,结果加速了它们的贬值。

金融风暴的第二个原因是国家、企业和个人同世界各地的借贷者、贸易商、投资商都有密切联系,一个公司的倒闭可以影响到其所有合作伙伴。比如,银行甲从银行乙获得贷款后出现违约,那么银行乙就有可能无法偿还从银行内获得的贷款,依此类推。公司交易的对象越多,其对金融体系的威胁就越大。雷曼兄弟公司的员工只有通用汽车公司员工数量的1/10,但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造成的危害要大得多,因为它的关系网更加广泛。

前面提到过,当有人出现资不抵债时,就会声称资金周转不灵。而由于金融风暴,即使健康的对冲基金、银行或国家也会出现资金缺乏(也就是借不到钱)的情况,并最终倒闭。在大萧条时期,资不抵债和流动性缺乏共同导致了银行的倒闭。

条件5:选举

危机通常在选举年份出现。这些经济重压下的创伤,只能通过猛烈的药方才能治愈,但参与竞选的政客却不愿插手这方面的问题,转而忽视或搁置它们,期待竞选结束后再来解决。1982 年的墨西哥和 2009 年的希腊都是在选举结束后才开始采取应对危机的措施。2008 年 3 月,贝尔斯通公司即将倒闭之际,美国财政部部长亨利·鲍尔森并没有要求政府应对比如雷曼兄弟等类似公司的倒闭,因为国会中的民主党人不到秋季选举结束是不会采取行动的。在竞选中,每一方都不会让自己陷于这些政策的泥潭当中,因为不确定性太大。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就会因为不安而选择撤资。韩国和巴西分别在 1997年和1998 年出现过这种情况。如果不出意料,美国在 2016年也会出现这种局面。

解决危机

在 1987年股市崩盘后,由美联储、财政部、证券交易委员会、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各负责人组成的美国总统金融市场工作小组成立,成员定期进行会晤并商讨如何保持市场稳定。阴谋论者把每一次不可解释的市场回暖都归因于这个“防暴跌小组”的背后发功,因为他们拥有巨大的权力和强大的智囊团。

2010 年,一场旨在更加彻底地解决危机的金融改革浩浩荡荡地在美国展开了。由 16 名成员组成的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成立,其成员包括各联邦监管机构和财政部的负责人,负责控制可能出现的威胁,化解各种危险情况。

理论上,金融体系获得了拯救,罪有应得者接受了惩罚,纳税人也受到了保护。但实际上,谁又知道政治家会不会冒着风险清算一家大公司呢?此外,如果政府本身就是下一场危机的罪魁祸首呢?

1913 年美联储成立后不久,美国货币监理署的约翰·威廉姆斯就写道:“金融和商业危机或者恐慌……以及伴随着的苦难和虚弱,似乎根本不可能发生。”这句话在当时不对,如今则更加不正确。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